和歌山城 BANNER

位於和歌山市中心的和歌山城,與兵庫縣姬路城、愛媛縣松山城稱為日本「三大連立式平山城」。所謂「連立式平山城」是指城堡的大小天守閣並列位於山上,而其餘一之丸、二之丸等建築則位於平地。

和歌山城位於「伏虎山」,號稱「伏虎城」,是Look2up見過最為明顯的「連立式平山城」,對於日本城堡有興趣的朋友到和歌山時不會錯過,即使不特別有興趣的朋友,到和歌山觀光時,散步到和歌山城,爬爬「伏虎山」,逛逛「伏虎城」,尤其在4月櫻花季、11月楓葉狩,應該更美不勝收。

由大阪搭JR列車往和歌山市,可以在天王寺站搭乘「特急 くろしお號」列車約45分鐘,或在大阪站搭紀州快速列車約90分鐘。出了和歌山站西口,沿著站前馬路「けやき大通」前行,約1.5公里的路程(散步20分鐘)可以到達。和歌山市是一座寧靜的城市,即使在大馬路上,除了來往車流之外,行人並不多,頗適合悠閒散步,經過新町橋時,可以順便看看流過和歌山市的「和歌川」兩岸景觀。

1和歌山新町橋望和歌川.jpg
↑ 由「けやき大通」往和歌山城,經過新町橋可欣賞和歌川的河景

經過新町橋往前,經過十字交叉口,便可見到和歌山城的「內護城河(內崛)」;沿著護城河前行,便可到達「大手門」,大手門前拱型的「一之橋」橋身弧線優美。「大守門」是和歌山城內部城廓的正門,在1909年毀壞後,直到1982年才再重建完成。由此進入是上山通往天守閣最近的路程,由於遊和歌山城的規劃路線是從西之丸廣場經過著名的「御橋廊下」進入,所以便繼續往前經和歌山市役所至西之丸廣場前。(此次由和歌山城路線請參閱下圖)

2和歌山城護城河.jpg
↑ 和歌山城護城河,景色清幽

3和歌山城大手門.jpg
↑ 和歌山城內部城廓的正門「大守門」,及前方拱型橋身弧線優美的「一之橋」

51和歌山城地圖-觀覽路線
↑ 此次遊和歌山城路線圖,紅色箭頭為去程,藍色箭頭為返程 (圖片摘自和歌山城網頁,按此下載PDF檔)

在參訪和歌山城之前,對歌山城的歷史先做簡單的了解。和歌山城是豐臣秀吉命在伊紀征戰後,1585年命其弟豐臣秀長及藤糖高虎在虎伏山建城;隔年改任桑山重晴為城主;1600年關原之戰後,東軍的淺野幸長歌山藩的第一代藩主,居住和歌山城;1619年,德川家康的十男德川賴宣成為紀伊國和歌山藩藩主,入住和歌山城,成為紀伊德川家的第一代。

德川將軍家的三大支系:尾張家、紀伊家、水戶家,號稱德川「御三家 」,分別由德川家康的三個兒子傳承(大兒子德川秀忠繼承第二代將軍),御三家的子孫都有繼承將軍的資格,但卻只有和歌山城紀伊家後代曾經繼承德川幕府的將軍。老一輩的朋友喜歡看的長篇日本時代劇「暴れ坊將軍」,其中由松平健飾演的德川吉宗,即為第五代和歌山城主,繼承德川幕府成為第八代的將軍;此後,第九代至第十二代,及第十四代將軍都是紀州家人繼承將軍位。所以,Look2up認為和歌山城是除了東京的江戶城(現在的「皇居」)之外,德川幕府最重要城堡。

52和歌山城歷代城主
和歌山歷代城主圖譜  (圖片摘自和歌山城官網介紹)

在和歌山市役所前方的護城河旁,標示一個照相機的圖示,表示此處是攝影的建議點,往前看果然見到橫跨在內護城河上的「御橋廊下」與上方的天守閣連成一線,景觀甚美,趕緊取出相機拍照。

  

  

5和歌山城護城河望御橋廊下.jpg
 ↑  橫跨在內護城河上的「御橋廊下」與上方的天守閣連成一線,景觀甚美

在西之丸廣場前的轉角處,有一「和歌山城」的石碑矗立,往前即為「西之丸廣場」,過去此處是和歌山城「西之丸」所在,西之丸是江戶時期城主娛樂休閒的地方,現在看起來位於內護城河的外圍,似乎不屬於和歌山城的城廓範圍,其實是現在的和歌山城相較於當初和歌山建城時面積小了許多的緣故;江戶時期的和歌山城的外護城河是環繞整個和歌山市的「紀之川」,現在的和歌山城旁邊的市役所都是在和歌山城的範圍之內。

4和歌山城石碑.jpg
↑ 轉角處矗立的「和歌山城」石碑

6和歌山城西之丸廣場.jpg
↑ 西之丸廣場過去是和歌山城「西之丸」所在

穿過西之丸廣場,便可見到「西之丸庭園」,西之丸庭園又稱「紅葉溪庭園」。庭園利用伏虎山山勢,環繞山邊的溪流(即為內護城河(內崛)),斜坡下建置內亭台樓閣,是日本江戶初期標準的大名(日本領地諸侯)庭園,其中建置於中島的「鳶魚閣」,名稱取自詩經大雅旱麓篇的「鳶飛戾天,魚躍于淵」,為大名賞庭品茶之所,過去一度毀損,在1973年重新整理建造完成。秋天楓紅滿天,是賞楓名所,已列為日本國家指定文化財、史蹟及名勝;可惜此時前來時節不對,無楓可賞。

9和歌山城紅葉溪庭園.jpg
↑ 西之丸庭園又稱「紅葉溪庭園」江戶時期利用伏虎山勢建置亭台樓閣(鳶魚閣),著名賞楓景點,為日本國家指定文化財、史蹟及名勝

庭園旁的「紅松庵茶室」,為江戶時期書院式茶室。紅葉溪庭園重建時,和歌山出身,有日本經營之神的著名的松下電器(國際牌)的創業者-松下幸之助捐錢所建;「紅松庵」取其「紅葉溪庭園」第一字,及「松下」的第一字命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花460日圓入內品日本茶點,同時欣賞庭園美景、聽潺潺流水聲。Look2up因為時間安排為入內品茶,現在想想有些遺憾。

8和歌山城茶室紅松庵入口.jpg
↑ 「紅松庵茶室」,為江戶時期書院式茶室,460日圓入內邊品日本茶點邊聽潺潺流水

經過「紅松庵」往前,即為著名的「御橋廊下」。「御橋廊下」在德川時期所建,穿過內部護城河以方便城主及其後宮往來「西之丸」與「二之丸」之間,因為是一座完全覆蓋的廊橋,所以可以不受風雨的通行;橋身依地勢而建,西之丸側較二之丸側低,橋身有坡度,故以層層木地板堆疊防滑;橋的旁邊兩面牆設置木格窗,方便光線進入,同時可以欣賞外面的庭園及城濠景觀。  

10和歌山城御橋廊下-1.jpg

12和歌山城御橋廊下-3.jpg
↑ 「御橋廊下」橋身有坡度,以層層木地板堆疊防滑

11和歌山城御橋廊下-2.jpg
↑ 御橋廊下旁邊兩面牆設置木格窗,可以欣賞外面的庭園及城濠景觀

13和歌山城御橋廊下二之丸側出入口.jpg
↑ 「御橋廊下」連接西之丸與二之丸之間,此為二之丸端的出入口

出了「御橋廊下」,外面便是「二之丸庭園」,和歌山城的二之丸佔地頗大,和歌山城的二之丸在德川時代,是「二之丸御殿」所在,由於城主的「本丸御殿」在伏虎山上,城主後宮的「大奧」位於二之丸、休閒處在「西之丸」,城主不方便上下(懶得上上下下),許多政事在「二之丸御殿」處理,所以此處是和歌山城重要的地點。目前在庭園以高大植栽為主,視野頗為觀闊,由二之丸可以遠眺天守閣的景觀。

14和歌山和歌山城御橋廊下二之丸庭園.jpg
↑ 和歌山城「二之丸庭園」占地廣大,可由此眺望天守閣

走過「二之丸庭園」前便是上虎伏山登往天守閣的山道,山道頗寬,幾段鋪上水泥的山道上為便於雨水流洩和緩,可見到橫切的溝渠。沿著山道可見到陡峭的石塊堆疊山壁,由於和歌山城歷經藤堂高虎的建城,桑山、淺野、德川三家族入住,進行整修所用的技法因年代而有不同,可見到登山道的建築方式與石壁上的石塊堆疊的差異。山道中段旁,有一座水井,為「銀明水」,做為平時及戰時的用水,據說在天守台北方的山腹處另有「金明水」;不過在日本城堡、明山也多有湧泉成井而稱為「金明水」、「銀明水」的,例如大阪城、犬山城、富士山等。

15和歌山城登山台階-1.jpg
↑ 登往天守閣的山道,山道頗寬,幾段鋪上水泥的山道上為便於雨水流洩和緩,可見到橫切的溝渠

17和歌山城登山台階-2.jpg

18和歌山城登山台階-3.jpg
↑ 歷經建城者與歷代城主進行整修所用的技法不同,登山道的建築方式與石塊堆疊各有差異

16和歌山城銀明水.jpg
↑ 山道旁的水井「銀明水」

 在上山山道慢慢散步10分鐘即可到達虎伏山頂天守閣下方的天守台。在天守平台處稍稍休息,購買進入天守閣參觀的門票,大人410日圓、小人200日圓(星期六小人免費),便可上階梯進入天守閣區域內。

19和歌山城登山台階望天守閣.jpg  
↑ 由山道散步約10分鐘可到達虎伏山頂,望見天守閣

20和歌山城入天守閣收費處.jpg
↑ 天守閣前山頂平台,由售票處購買天守閣參觀門票

和歌山城為「連立式平山城」,站在天守閣入口前便可體會大小天守閣並立的「連立式」的築城型態,大天守為三層建築,小天守則為二層,比起許多日本著名城堡的天守閣,其實和歌山城的天守閣並不高,但因為位居和歌山虎伏山上,遠觀仍然頗有氣勢。和歌山城的天守閣在1935年被指定為日本國寶,但在1945年二次大戰時和歌山大空襲時遭到摧毀,戰後1958年再依舊天守閣的原樣,以鋼筋水泥建造現今的天守閣。

21和歌山城大天守.jpg
↑ 和歌山城大小天守閣並立的「連立式」建築

22和歌山城小天守.jpg
↑ 和歌山天守閣的入口在小天守這一側

由於天守閣以鋼筋水泥重建,所以內部已經沒有日本舊式城堡的感覺,反而比較像和歌山城的歷史文物館,展示和歌山城留下的盔甲、武器、歷代城主的文書,以及和歌山城解體時的建築物件等,如果對和歌山歷史不是那麼有興趣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有些無趣,但如果是第一次參觀日本城堡,想了解日本的相關文物,花個410日圓參觀倒也不錯。

30和歌山城天守閣展場.jpg
↑ 天守閣內部展示和歌山城留下歷史文物

23和歌山城天守閣展品-黑流弓.jpg 24和歌山城天守閣展品-盔甲.jpg 25和歌山城天守閣展品-短銃.jpg  
↑ 弓箭、盔甲、短槍等武器展示

26和歌山城天守閣展品-屋敷模型.jpg 29和歌山城天守閣展品-轎.jpg
↑ 和歌山藩重臣渡邊家的屋敷模型、轎子展示

27和歌山城天守閣展品-葵紋鬼瓦.jpg 28和歌山城天守閣展品-小天守鯱.jpg  
↑ 舊和歌山城天守閣的鬼瓦,上有德川家的三葉葵紋印記(左);小天守屋頂兩側的鯱(右)

上至天守閣三樓(頂層),可以到四邊的外圍平台眺望和歌山市區的景觀。天氣晴朗時,可以遠眺到遠處的「紀之川」,最初建造和歌山城時,便是以紀之川為外圍護城河,可知當初和歌山城的規模是很大的。

36和歌山城天守閣遠眺.jpg
↑ 天氣晴朗,可遠眺當初建城時的護城河「紀之川」

35和歌山城天守閣遠眺-3.jpg
↑ 大天守閣往下可見到旁邊小天守屋頂上的鯱,與遠處的二之丸庭園

33和歌山城天守閣遠眺-1.jpg

34和歌山城天守閣遠眺-2.jpg
↑ 在和歌山城天守閣頂層眺望和歌山市區

  參觀完天守閣,依出口指示標示下階梯來到一樓位於大天守右邊延伸穿堂的出口處,一幅金光閃閃隔間虎圖,畫工頗為精細,可惜沒有說明,不知這圖的來歷。

38和歌山城天守閣出口處虎圖.jpg
↑ 天守閣出口處金光閃閃的隔間虎圖

39和歌山城天守閣出口.jpg
↑ 出口處位於大天守右邊延伸穿堂,與入口處的位置不同

出口處庭園邊發現一面歌碑「まりととのさまの歌碑」,中文名稱Look2up私下翻譯「手毬與城主(鞠と殿樣)」,這是日本文學家、詩人、童謠作家西條八十所寫的童謠,格式有點像日本的「手毬歌」,就是一面拍球一面唸或唱的歌。這首童謠的內容主要是在形容紀州(和歌山)城主出外旅行(參勤交代)時的情況及和歌山的風光,碑文上的字是西條八十的親筆字,這首童謠的最後一段:「てんてん手鞠は殿さまに  だかれてはるばる旅をして  紀州はよい国日のひかり  山のみかんになったげな  あかいみかんになったげな  なったげ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Youtube聽聽看。

40和歌山城鞠と殿様歌碑.jpg
↑ 出口處庭園邊的「まりととのさまの歌碑」


童謠「まりととのさま(鞠と殿樣)」(摘自youtube)

打算由岡口門出和歌山城,所以由另一條山道下山。下山的山道較為寬廣平順,坡度似乎也比較小,沿路的櫻花樹雖然無櫻可賞,冒出嫩芽的綠葉,也頗為可愛。在山道旁有一處「七福神之庭」,其實是七塊石頭,每一塊石頭代表七福神之一,樣貌就像七福神搭著寶船前行;這「七福神之庭」據說是當時第一代藩主德川賴宣為祈祝紀州藩得以歷代繁盛,1621年在本丸御殿內所建造的,在1923年遷移至此。

44和歌山城緩坡道.jpg
↑ 下山的山道較為寬廣平順,坡度也較小,沿路的櫻花樹已冒出嫩芽

41和歌山城七福之庭.jpg
↑ 山道邊的「七福神之庭」,一代藩主德川賴宣為祈祝紀州藩得以歷代繁盛所建造

42和歌山城七福之庭說明圖.jpg
↑ 「七福神之庭」各石塊所代表的福神

走過平順的山道後端,會有一段「表坂」較為陡峭,遇到一位老太太由女兒扶持女力的往上爬,一心往上的心意令人感動。在表坂階梯旁的石垣建築,十塊切割得極為平整,與上山山道的石垣石塊以大小石塊交疊支撐不同,這是較為後期的築城技法。

45和歌山城表坂.jpg
↑ 表坂坡道較陡,老太太由女兒扶持女力的往上爬,心意令人感動

46和歌山城表坂前.jpg
↑ 在表坂階梯旁的石垣建築,十塊切割得極為平整,是較為後期的築城技法

下了山道直行,來到岡口門,這是和歌山城歷經多次災變,唯一至今仍然保留德川時代原始樣貌的城門,城門上的槍孔依然清晰可見,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47和歌山城岡門口向外.jpg

48和歌山城岡門口向內.jpg
↑ 岡口門是和歌山城歷經多次災變,唯一至今仍然保留德川時期原始樣貌的城門

出了岡口門,沿著城外護城河轉回「けやき大通」,準備找家「和歌山中華麵」餐廳補充爬山流失的體力。

後記:

和歌山城比較適合在春秋兩季來賞櫻或賞楓,但是在天氣晴朗的冬日,爬爬伏虎山,欣賞和歌山城的庭園風光,也是不錯的選擇;遺憾的是未進「紅松庵」點個茶點,體會引日本茶的樂趣。

和歌山城資訊:

由和歌山站前馬路直行,15-20分鐘到達

http://wakayamajo.jp/index.html

TEL 073-435-1044

E-MAIL:wakayamajo@city.wakayama.lg.jp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按個讚!! 您的鼓勵是Look2up努力寫文的重要動力,謝謝囉!!  

歡迎加入「Look2up 愛旅行粉絲頁」!!! 可以收到Look2up旅遊的最新動態呦~~~ :>>

 

arrow
arrow

    look2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